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爱国守法
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单项选择题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3: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多项选择题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创造性问题
D、认知性问题
E、一般性问题
4: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单项选择题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5: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单项选择题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判断题
对
错
8: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单项选择题
A、以学生为本
B、以学校为本
C、以知识为本
D、以成绩为本
9:()的摄制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单项选择题
A、《歌女红牡丹》
B、《定军山》
C、《渔光曲》
D、《生死恨》
1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单项选择题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11: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12: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全班上课
B、班内分组教学
C、班内个别教学
D、全班集体教学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14: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单项选择题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5: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其形式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批评
B、谴责
C、训导
D、处分
E、表扬
16:教师进行师德评价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是《教师法》。()
判断题
对
错
17:同辈群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家庭
B、情感
C、学校
D、教育
18: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单项选择题
A、信任感
B、自主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9: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操作性行为
B、条件刺激
C、获得与消退
D、刺激泛化与分化
E、无条件刺激
20:“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21: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单项选择题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3: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凯洛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赞可夫
24:“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单项选择题
A、周
B、汉
C、唐
D、宋
25:发现摆的等时性的是哪位科学家()
单项选择题
A、伽利略
B、胡克
C、开普勒
D、牛顿
26: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多项选择题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27:德育只具有利他性,不具有利己性。()
判断题
对
错
28: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29: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30:因为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目的型失范行为
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C、情感型失范行为
D、传统型失范行为
3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单项选择题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2: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单项选择题
A、有机体的成熟
B、适应与创伤
C、疲劳
D、个体的经验
33: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
多项选择题
A、政治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E、经济
34: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每一个奋力往上攀登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了血路才得以生存的,然而,再往高峰行进的时候,稀薄的氧气会使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对于彩电行业来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一览众山小。如果一直缺钙,就只能坠落山脚,深陷整个行业亏损的泥潭。对“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这一比喻理解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中国彩电行业正奋力发展
B、中国彩电行业前行不易
C、中国彩电行业竞争激烈
D、中国彩电行业面临生存困难
35: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地理起源说
E、劳动起源说
36:按反映活动的深度来划分,知识可分为()。
单项选择题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C、一般知识与特殊知识
D、普通知识与专业知识
37: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
单项选择题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38: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应试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B、考试的主要功能是甄别与选拔,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C、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应该取消一切考试
D、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39: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
判断题
对
错
40: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41: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42:记忆的过程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E、遗忘
43: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例会。()
判断题
对
错
44:课程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泰勒
B、斯克里文
C、斯塔弗尔比姆
D、加德纳
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46: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47: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仅存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判断题
对
错
48: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互动协作
4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单项选择题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0: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
判断题
对
错
51: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单项选择题
A、决定性因素
B、辅助因素
C、影响因素
D、引导性因素
52: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单项选择题
A、多样性
B、流畅性
C、速效性
D、拓展性
53: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学的学生。()
判断题
对
错
54: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学生为中心
B、整体性
C、基础性
D、内化性
E、综合性
55: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单项选择题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5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常模参照标准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57: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判断题
对
错
58: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听觉编码
B、图像编码
C、语义编码
D、视觉编码
59: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
单项选择题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60: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提问方式
B、程序学习方式
C、小组学习方式
D、研究方式
E、讨论方式
1:答案A
解析 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一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一一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2:答案A
解析 识记性试题。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一个班级只有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才能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A,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略。
5:答案B
解析 教学内容既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的积聚,也是师生活动的中介。
6:答案C
解析 略。
7:答案正确
解析 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依法执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8:答案A
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学生的需要,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开发理念。
9:答案B
解析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1905年摄制,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0:答案A
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B,C,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B,C,D
解析 惩罚的形式一般有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四。。处分一般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A,B,C,D
解析 同辈群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情感、学校、教育等四方面的因素。(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C,D
解析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20:答案A
解析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受教育的权利。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见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内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25:答案A
解析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中吊灯的摆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己用铁块制成了一个摆,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这在物理学中称为摆的等时性原理。
26:答案B,C,D,E
解析 沟通对于学校来说有着信息传递、控制、激励和情感交流等功能。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教育无目的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神学本位论(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闷的)、个人本位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题中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D
解析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凡是以个体经验的方式所发生的个体的适应变化都是学习。
33:答案B,C,D
解析 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三大因索。
34:答案B
解析 “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是一个比喻句,联系下文可知与彩电行业和山坡有关的句子为“然而,再往高峰行进的时候,稀薄的氧气会使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可知中国彩电行业前行不易。
35:答案A,B,C,E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39:答案正确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D
解析 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
42:答案A,B,C,D
解析
43:答案错误
解析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D
解析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46:答案C
解析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又包括计划策略、监测策略和调节策略。
47:答案错误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还存在于其他方面。
48:答案B
解析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9:答案B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50:答案错误
解析 “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51:答案A
解析
52:答案B
解析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53:答案错误
解析
54:答案B,C,D,E
解析
55:答案B
解析 两位老师的做法与其能力、知识、认同没有关系,是职业理念不同造成的。
56:答案C
解析
5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8:答案C
解析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两种,其中语义编码是最主要的编码形式。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A,B,C,E
解析 研究方式无交流传递。
Copyright C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人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乐山人才网 鲁ICP备16006088号-19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202004810006号
地址:中国.乐山 EMAIL:kf@lsrcw.net.cn